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8:00-20:00
萊蕪職業技術學院專業錄取分數線介紹很多朋友對這方面很關心,高校招生網整理了相關文章,供大家參考,一起來看一下吧!
萊蕪職業技術學院成立于2000年10月,由原萊蕪師范學校、萊蕪市第二職業中專和萊蕪廣播電視大學組建而成。2012年,萊蕪市衛生職工中等專業學校整建制并入學校。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52年建校的萊蕪師范學校。
經過70年的積淀,學校始終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始終堅持特色立校、質量強校、文化興校,以“服務濟南、輻射周邊,工科為主、多科并舉,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建設省內一流、國內知名的高職院校”為辦學定位,以“人人成才、人人就業、人人出彩”為人才培養目標,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服務學生成長成才為中心,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深化改革、傳承創新,為國家、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高素質的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國工匠,育人質量和辦學實力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學校是山東省首批技能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山東省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工程立項建設單位、山東省文明校園、山東省校企一體化合作辦學示范校、山東省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評估優秀學院、山東省高校校園文明建設與德育工作雙優學院。先后獲得全國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樣板校、全國混合式教學改革示范校、全國優質省級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基地、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山東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山東省職教師資隊伍建設工作先進集體、山東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單位等榮譽。
學校占地1167畝,固定資產8.8億元,現有教職員工792人。設有基礎教學部、機電工程系、經濟管理系、機械與汽車工程系、師范教育與藝術系、信息工程系、商務管理系、冶金與建筑工程系、醫學技術與護理系、食品藥品系、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部11個系部,現有鋼鐵智能冶金技術、材料工程技術、文物修復與保護、文物考古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無人機應用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食品檢測檢驗技術、藥品生產技術、中藥制藥、人工智能技術應用、軟件技術、護理、助產、康復治療技術、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管理、學前教育等46個招生專業,面向13個省(自治區)招生,全日制在校生14000余人。
近年來,學校堅持扎根齊魯大地辦教育,主動對接全國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三大國家戰略,與濟南產業發展同向同行、同頻共振,努力把學校打造成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產教融合高地、應用技術研發高地、社會服務高地,為產業發展提質增效賦能,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和優勢,在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建設進程中展現了萊職擔當、貢獻了萊職力量。
——育人質量持續提高
學校扎實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深入實施混合式教學改革,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近年來,學生在國家級和省級各類大賽中共獲獎1000余項,其中國家級一等獎30項、二等獎53項,省級特等獎7項,連續多年的總成績均居全省前列。學校牢固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把感恩文化融入服務學生成長成才的各環節,形成了特色鮮明的“三全育人”體系,先后涌現出1名全國優秀共青團員、93名省級優秀學生、1名學生獲“山東高校十大優秀學生”,5名學生獲“山東高校十大優秀學生”提名獎。學校的錄取分數線、新生報到率、畢業生就業率、畢業生滿意度、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滿意度等關鍵指標穩步提升,學校入選全國100所高職院校學生發展指數優秀院校。
——校企一體化辦學全國推廣
學校積極創新與探索,在全國率先走出了一條“校企一體化辦學”的新路子,受到教育部領導的高度評價。近幾年來,學校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牽頭組建了多個全國性的職業教育集團(聯盟),其中有1個被評為國家級骨干職業教育集團、1個被評為教育部首批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文物修復職業教育聯盟被列入國家《“十四五”文物保護和科技創新規劃》。學校被評為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第一批產教融合專業合作建設試點單位。學校先后與中國重汽、海爾、浪潮集團等企業緊密合作,共建了泰山鋼鐵學院、美和易思學院、浪潮數字產業學院、齊魯工匠工坊、全國首家長者福祉學院等特色產業學院,校企共同制定專業標準、共同開發課程、共建師資團隊、共同培養人才,全力打造校企雙元育人新模式。
——專業建設優勢凸顯
學校秉持專業精準對接產業發展的理念,緊跟產業行業發展步伐,動態調整優化專業結構,現有5個國家骨干專業、2個省級高水平專業群、13個省級特色專業和示范專業,建有教育部“AI+智慧學習”人工智能學院、教育部國家級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2個國家級生產性實訓基地、1個省新舊動能轉換公共實訓基地、1個省級機械基礎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近幾年,新上了一批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專業,重點建設粉末冶金智能制造、文物修復與保護2個省級高水平專業群,創新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護理健康、生物制藥、現代物流4個省級重點專業群,著力培育現代裝配建筑、汽車服務、會計3個市(校)級骨干專業群,構建起了結構優化、重點突出、內涵先進、資源共享、特色凸顯的“2+4+3”專業群人才培養體系,專業服務產業發展的能力不斷增強。
——研發應用成果豐碩
學校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不斷完善科研管理機制和基礎條件,鼓勵教師潛心科研,與企業間開展合作,積極轉化科研成果,促進產學研用緊密結合,學校的研發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建有2個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1個山東省粉末冶金先進制造重點實驗室、1個山東江河濕地生態研究院、10個省級創新平臺和研發中心。有1項研究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4項研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4項研究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獲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獎17項、省社科成果獎9項、省水利科學技術獎1項。獲國家專利946項,其中發明專利204項。“十三五”期間,學校專利轉讓率達19%,在全國高職院校中位居第一。
——師資隊伍充滿活力
學校以素質工程為抓手,深入實施“雙師型教師培養、高層次人才引領、兼職教師隊伍建設、教師素質提升”四大工程,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顯著提高。學校現有專任教師585人,先后涌現出1個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3個省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7個省級教學團隊、2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名全國優秀教師、1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36名省級榮譽獲得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16項。在國家級、省級教師教學能力、技能大賽中獲國家級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省級一等獎7項、二等獎13項,總成績位居全省前列。
——培訓服務體系日益健全
學校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充分整合各類優質教育資源,不斷拓寬培訓渠道,打造優質高效社會服務品牌,持續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助力賦能。面向各類在職人員和一線勞動者,廣泛開展各類培訓,每年培訓近4萬人日,完成職業考核3000余人次,學校先后被認定為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工業互聯網產業人才評測基地、全國智能制造職業技能評價考試站、機械行業能力評價考試站、山東省文保類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等。緊密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學校成立了鄉村振興學院、博士工作站、農業科技開發中心,開展現代生態農業技術創新和推廣,學校被認定為山東省鄉村振興示范性職業院校,《學習時報》對學校的經驗做法進行了專題報道。近幾年連續承辦全國、全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賽項和國培省培項目,收到廣泛好評,學校的社會影響力和美譽度不斷攀升。
——校園文化建設富有成效
學校著力培育、構建“感恩·趕超”的校園文化,教育引導廣大師生明感恩之理,行感恩之心,達載物之德,創趕超之舉,形成了學校的特色文化品牌。大力推進陣地建設,建設了初心館、明德園和黨建主體公園等,形成了課上課下、室內室外、校內校外、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思政教育新矩陣。先后在校內建立萊蕪梆子、于家布藝、鄒家木雕等名師工作室,將傳統文化引入校園。打造了自然與人文景觀相容、文化氣氛濃厚、高職教育特色鮮明的現代化校園環境。充分挖掘育人元素和育人邏輯,大力實施“尚德修身·礪志成才”教育工程,形成“三全育人”體系,構建起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空間。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成果先后被《中國青年報》《中國教育報》《山東教育報》等主流媒體進行了宣傳報道,學校被評為“全國職業院校魅力校園”。
——國際影響力明顯提升
學校積極搭建國際化辦學平臺,與多個國家的1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努力打造海內外萊職品牌。成立了中泰國際教育學院暨萊蕪職業技術學院海外分校,2門課程獲泰國教育部認證,學校獲泰國教育部國際合作突出貢獻獎。牽頭組建了東南亞職業教育境外辦學聯盟,打造黃河—湄瀾產教融合共同體,更好地服務一帶一路“走出去”企業本土化人才需求。申報2個中外合作項目,引進國際課程31門、教學標準2項,輸出技術標準1項、專業標準1項。先后有140余名教師出國研修,培養了7名國際中文教師。承辦教育部“漢語橋”項目,組織中芬學前教育專業精英師資提升培訓班,共建中芬海外教育中心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學校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
百舸爭流千帆競,乘風破浪正當時。面向“十四五”與2035年遠景目標,學校將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契機,錨定“走在前、開新局”,繼續保持“事爭一流、唯旗是奪”的進取意識,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科學謀劃、精準發力、主動作為,在加強自身建設中實現爭先進位,在服務發展中做到有為有位,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努力建成“省內一流、國內知名”的高職院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選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2022 | 河北 | 物理類 | 專科批 | 376 | 235237 |
2022 | 河北 | 歷史類 | 專科批 | 365 | 121844 |
2022 | 山西 | 理科 | 專科批 | 141 | - |
2022 | 山西 | 文科 | 專科批 | 186 | - |
2022 | 內蒙古 | 理科 | 專科批 | 207 | 74463 |
2022 | 內蒙古 | 文科 | 專科批 | 295 | 25351 |
2022 | 吉林 | 文科 | 專科批 | 333 | 26347 |
2022 | 吉林 | 理科 | 專科批 | 267 | 73279 |
2022 | 安徽 | 文科 | 專科批 | 321 | 145814 |
2022 | 安徽 | 理科 | 專科批 | 206 | 276824 |
2022 | 山東 | 綜合 | 普通類二段 | 344 | 477623 |
2022 | 山東 | 綜合 | 普通類二段 | 458 | 250758 |
2022 | 山東 | 綜合 | 普通類二段 | 355 | 459909 |
2022 | 山東 | 綜合 | 普通類二段 | 286 | 553208 |
2022 | 河南 | 理科 | 專科批 | 254 | 480147 |
2022 | 河南 | 文科 | 專科批 | 228 | 315547 |
2022 | 廣西 | 理科 | 專科批 | 221 | 216227 |
2022 | 廣西 | 文科 | 專科批 | 216 | 146272 |
2022 | 四川 | 文科 | 專科批 | 292 | 191060 |
2022 | 四川 | 理科 | 專科批 | 150 | 284053 |
2022 | 貴州 | 理科 | 專科批 | 205 | 209388 |
2022 | 貴州 | 文科 | 專科批 | 285 | 119582 |
2022 | 云南 | 文科 | 專科批 | 418 | 97004 |
2022 | 甘肅 | 文科 | 高職(專科)批R段 | 160 | 80842 |
2022 | 甘肅 | 理科 | 高職(專科)批R段 | 160 | 112687 |
2022 | 新疆 | 理科 | 專科批 | 214 | - |
2022 | 新疆 | 文科 | 專科批 | 246 | - |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選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2021 | 河北 | 物理類 | 專科批 | 278 | 211222 |
2021 | 河北 | 歷史類 | 專科批 | 377 | 124440 |
2021 | 山西 | 理科 | 專科批 | 130 | - |
2021 | 山西 | 文科 | 專科批 | 130 | - |
2021 | 內蒙古 | 理科 | 專科批 | 196 | - |
2021 | 內蒙古 | 文科 | 專科批 | 264 | 31531 |
2021 | 吉林 | 理科 | 專科批 | 206 | 66934 |
2021 | 吉林 | 文科 | 專科批 | 319 | 24348 |
2021 | 安徽 | 文科 | 專科批 | 400 | 125049 |
2021 | 山東 | 綜合 | 普通類二段 | 318 | 468709 |
2021 | 山東 | 綜合 | 普通類二段 | 461 | 238780 |
2021 | 山東 | 綜合 | 普通類二段 | 316 | 471524 |
2021 | 山東 | 綜合 | 普通類二段 | 198 | 541902 |
2021 | 河南 | 理科 | 專科批 | 204 | 457845 |
2021 | 河南 | 文科 | 專科批 | 211 | 301758 |
2021 | 廣西 | 理科 | 專科批 | 188 | 207084 |
2021 | 廣西 | 文科 | 專科批 | 219 | 129619 |
2021 | 四川 | 文科 | 專科批 | 150 | 199866 |
2021 | 四川 | 理科 | 專科批 | 150 | 258428 |
2021 | 貴州 | 文科 | 專科批 | 299 | 121676 |
2021 | 貴州 | 理科 | 專科批 | 223 | 206541 |
2021 | 云南 | 文科 | 專科批 | 400 | 99127 |
2021 | 甘肅 | 文科 | 高職(專科)批R段 | 160 | 82164 |
2021 | 甘肅 | 理科 | 高職(專科)批R段 | 160 | 112216 |
2021 | 新疆 | 理科 | 專科批 | 224 | - |
2021 | 新疆 | 文科 | 專科批 | 253 | - |
年份招生省份科目/選科所在批次/段最低錄取分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選科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2020 | 河北 | 文科 | 專科批 | 376 | 110721 |
2020 | 河北 | 理科 | 專科批 | 325 | 236294 |
2020 | 山西 | 文科 | 專科批 | 130 | - |
2020 | 山西 | 理科 | 專科批 | 130 | - |
2020 | 吉林 | 理科 | 專科批 | 250 | 77834 |
2020 | 吉林 | 文科 | 專科批 | 325 | 30035 |
2020 | 安徽 | 文科 | 專科批 | 405 | 118789 |
2020 | 山東 | 綜合 | 普通類二段 | 278 | 494934 |
2020 | 山東 | 綜合 | 普通類二段 | 277 | 495671 |
2020 | 山東 | 綜合 | 普通類二段 | 174 | 523956 |
2020 | 河南 | 理科 | 專科批 | 189 | 457506 |
2020 | 河南 | 文科 | 專科批 | 311 | 260118 |
2020 | 廣西 | 理科 | 專科批 | 182 | 200402 |
2020 | 廣西 | 文科 | 專科批 | 277 | 107277 |
2020 | 四川 | 理科 | 專科批 | 150 | 260431 |
2020 | 四川 | 文科 | 專科批 | 150 | 208715 |
2020 | 貴州 | 理科 | 專科批 | 238 | 210780 |
2020 | 貴州 | 文科 | 專科批 | 299 | 129410 |
2020 | 云南 | 文科 | 專科批 | 358 | 114278 |
2020 | 新疆 | 理科 | 專科批 | 226 | - |
2020 | 新疆 | 文科 | 專科批 | 180 | - |
專業名稱 | 學科門類 | 專業類別 | 學制 |
材料工程技術 | 能源動力與材料大類 | 非金屬材料類 | 三年 |
數控技術 | 裝備制造大類 | 機械設計制造類 | 三年 |
機電一體化技術 | 裝備制造大類 | 自動化類 | 三年 |
工業機器人技術 | 裝備制造大類 | 自動化類 | 三年 |
無人機應用技術 | 裝備制造大類 | 航空裝備類 | 三年 |
新能源汽車技術 | 裝備制造大類 | 汽車制造類 | 三年 |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 電子與信息大類 | 電子信息類 | 三年 |
文物修復與保護 | 文化藝術大類 | 文化服務類 | 三年 |
鋼鐵智能冶金技術 | 能源動力與材料大類 | 黑色金屬材料類 | 三年 |
財富管理 | 財經商貿大類 | 金融類 | 三年 |
市場營銷 | 財經商貿大類 | 工商管理類 | 三年 |
廣告藝術設計 | 文化藝術大類 | 藝術設計類 | 三年 |
文物展示利用技術 | 文化藝術大類 | 文化服務類 | 三年 |
學前教育 | 教育與體育大類 | 教育類 | 三年 |
人力資源管理 | 公共管理與服務大類 | 公共管理類 | 三年 |
園林工程技術 | 土木建筑大類 | 建筑設計類 | 三年 |
電氣自動化技術 | 裝備制造大類 | 自動化類 | 三年 |
動漫制作技術 | 電子與信息大類 | 計算機類 | 三年 |
護理 | 醫藥衛生大類 | 護理類 | 三年 |
眼視光技術 | 醫藥衛生大類 | 眼視光類 | 三年 |
康復治療技術 | 醫藥衛生大類 | 康復治療類 | 三年 |
會計信息管理 | 財經商貿大類 | 財務會計類 | 三年 |
環境藝術設計 | 文化藝術大類 | 藝術設計類 | 三年 |
工程造價 | 土木建筑大類 | 建設工程管理類 | 三年 |
中藥制藥 | 醫藥衛生大類 | 中醫藥類 | 三年 |
大數據與會計 | 財經商貿大類 | 財務會計類 | 三年 |
現代物流管理 | 財經商貿大類 | 物流類 | 三年 |
旅游管理 | 旅游大類 | 旅游類 | 三年 |
建筑裝飾工程技術 | 土木建筑大類 | 建筑設計類 | 三年 |
建筑工程技術 | 土木建筑大類 | 土建施工類 | 三年 |
藥品生產技術 | 食品藥品與糧食大類 | 藥品與醫療器械類 | 三年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電子與信息大類 | 計算機類 | 三年 |
老年保健與管理 | 醫藥衛生大類 | 健康管理與促進類 | 三年 |
早期教育 | 教育與體育大類 | 教育類 | 三年 |
電子商務 | 財經商貿大類 | 電子商務類 | 三年 |
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 | 旅游大類 | 旅游類 | 三年 |
模具設計與制造 | 裝備制造大類 | 機械設計制造類 | 三年 |
藥品質量與安全 | 食品藥品與糧食大類 | 藥品與醫療器械類 | 三年 |
軟件技術 | 電子與信息大類 | 計算機類 | 三年 |
助產 | 醫藥衛生大類 | 護理類 | 三年 |
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 | 裝備制造大類 | 汽車制造類 | 三年 |
食品檢驗檢測技術 | 食品藥品與糧食大類 | 食品類 | 三年 |
大數據技術 | 電子與信息大類 | 計算機類 | 三年 |
人工智能技術應用 | 電子與信息大類 | 計算機類 | 三年 |
文物考古技術 | 文化藝術大類 | 文化服務類 | 三年 |
以上就是高校招生網為大家帶來的萊蕪職業技術學院專業錄取分數線介紹,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本站覆蓋全國各省市專本科院校及計劃外招生院校,匯總各校招生要求及專業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請自愿填寫下表,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篩選適合您就讀的大學,安排校方老師與您溝通。即刻報名,圓大學夢!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557
高校招生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