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1月進行的MBA春季聯(lián)考中,國內不少MBA院校都遇到了報考人數相比去年同期出現(xiàn)較大幅度上升的現(xiàn)象。尤其是在廣東地區(qū),幾所招收全日制MBA學生的高校商學院,都對今年的報考人數普遍表示樂觀。
據了解,這種現(xiàn)象,同自2002年以來許多高校遭遇的MBA報考“寒流”形成了鮮明對照。而近日,廣東一些教育界人士表示,國內MBA教育在經歷了前幾年報考人數一路滑坡的低迷期后,正在逐漸回暖。
報考人數同比增長30%
“今年1月,我們的報考人數超過了700名。而在去年1月份,這個數字只有530名左右。”據中山大學管理學院MBA教育中心主任朱淼介紹,在今年1月份的MBA春季聯(lián)考中,該院的報考人數出現(xiàn)了較大幅度的增長。
此外記者了解到,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暨南大學管理學院等幾所高校招收全日制MBA學生的商學院,都出現(xiàn)了報考人數大幅上升的現(xiàn)象。“我們今年1月份報考人數,相比去年同期增長幅度已經接近30%。”據暨南大學管理學院MBA教育中心副主任張建斌介紹,去年1月份,該院的報考人數約有330名;而在今年1月,這個數字已經上升至400名。而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嶺南MBA中心主任趙棣告訴記者,在今年的MBA春季聯(lián)考中,該院的報考人數同樣比較樂觀。
據朱淼介紹,在2005年的MBA春季聯(lián)考中,不僅廣州地區(qū)高校的MBA報考人數出現(xiàn)較大幅度上升,全國的MBA招生形勢都明顯比去年好轉。對此,日前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管理學院MBA中心主任歐平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就證實,今年1月份,該院的報考人數“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5%以上”。
考試改革促MBA回暖
據了解,自2002年以來,國內不少高校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重點大學,都紛紛遭遇過MBA報考人數連年下滑的現(xiàn)象。一些MBA院校,前兩年甚至出現(xiàn)過報考人數下滑30%以上的“招生寒流”。因此,2005年MBA春季聯(lián)考出現(xiàn)報考人數普遍呈較大幅度上升的現(xiàn)象,讓一些教育界人士振奮不已,他們認為“國內的MBA教育已經觸底反彈并迅速回暖”!
“國內的MBA教育,已經告別了低迷期并逐漸回暖。”朱淼日前頗為興奮地向記者表示,今年春季國內高校商學院普遍出現(xiàn)了報考人數大幅上升的勢頭,這正是“MBA迅速回暖的最好證明”。但他同時亦指出,報考人數大幅上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MBA考試進行了重大改革”。今年的MBA春季聯(lián)考“取消了原來的管理、政治筆試后,只考英語和綜合科目,方便了許多平時久疏書本、但實踐經驗豐富的職業(yè)經理人報考,并降低了考試的難度”,從而“使越來越多迫切需要提升自身管理知識和水平的在職的中高層管理人員加入到報考MBA的行列之中”。他還認為,另外一方面,MBA教育在經歷了近13年的發(fā)展過后,無論是在師資、教學質量和本土案例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這使“MBA教育逐漸得到了越來越多報考者的認可”。
而張建斌認為,雖然前幾年曾經出現(xiàn)過MBA報考人數呈連年下滑的現(xiàn)象,但事實上“企業(yè)界對MBA畢業(yè)生的需求量一直還是穩(wěn)步增長的。”張建斌預測,“隨著國內MBA教育水平和企業(yè)界對MBA教育的認同感不斷增強”,今后MBA報考人數還將“繼續(xù)保持上升的勢頭”。對此,歐平也同樣表現(xiàn)出樂觀的態(tài)度。她認為,內地普通高校自1999年開始連年進行大幅度的本科生“擴招”,隨著數量越來越龐大的“擴招生”走出校園并已經積累了3年以上的工作經驗,符合MBA招生條件的生源將越來越多,預計國內MBA院校的報考人數將不斷增長。
業(yè)界視點
MBA邁向“理性復蘇”
業(yè)內人士指出,現(xiàn)在報考MBA的生源構成狀況已經發(fā)生變化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管理學院MBA中心主任歐平女士認為:“以前,整個社會對MBA都顯得過于狂熱。而現(xiàn)在,MBA教育已經逐漸回歸理性。”中山大學管理學院MBA中心主任朱淼也指出,前幾年不少內地MBA院校都遇到了“招生寒流”,主要是由于人們對MBA的普遍期望值過高,結果造成了MBA在內地遭遇“從曾經倍受追捧到一度受到質疑”。而眼下MBA招生回暖顯示出“MBA正逐漸走向理性的復蘇”。
朱淼曾經在英國就讀MBA,在美國一家風險投資機構任職。日前,他在接受記者采訪,對中外MBA教育進行了理性對比。他告訴記者:“在作為MBA發(fā)源地的美國,MBA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非常明確,培養(yǎng)的就是初級管理人員。但在中國內地,無論是企業(yè)界還是報考者,雙方都對MBA寄予了過高的期望,結果造成MBA出現(xiàn)泡沫。”
據介紹,許多MBA的報考者,都希望通過接受MBA教育使“自己的薪酬、職位獲得迅速的提高”,甚至把“MBA等同于總經理和CEO”。但是,這些僅有3~5年左右工作經驗的MBA學生,讀了MBA之后“馬上就發(fā)生脫胎換骨的變化究竟又談何容易呢”?而另一方面,由于企業(yè)對MBA的期望值也過高、甚至對MBA的素質存在著不切實際的幻想,結果造成了許多MBA學生的素質遭到質疑和整個MBA教育都遭遇到“招生寒流”。因此,在MBA受到非理性追捧的泡沫破滅后,社會對MBA的認識正在日益走向理性。
朱淼認為,2005年MBA春季聯(lián)考出現(xiàn)報考人數大幅上升的現(xiàn)象,已經不再是過去那種“非理性的追捧”。因為現(xiàn)在報考MBA的生源構成狀況已經發(fā)生變化。據他介紹,原來MBA的生源主要以政府官員、非贏利機構的負責人和工作經驗不長的在職人員為主,而現(xiàn)在“在MBA的報考者當中,來自工商企業(yè)的職業(yè)經理人的比例正在不斷地增加”。時報記者 楊啟蒙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chuàng)"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