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選擇到自己心儀的院校時,怎么分析該院校的報考難度呢?從哪些方面分析呢?
►計劃招生人數
這條信息一般在招生院校公布的專業目錄里面有說明。我們通常認為招生人數和錄取幾率成正比。一些特別熱門的專業,如果不知道具體招生人數,很可能從報名的那一刻起已經注定失敗。為了保險起見,同學們不能僅看今年的數據,比較好能看看往年的數據。
►報考人數
這是一個比較關鍵的信息,從中可以看出你的競爭對手到底有多少。雖然這一數據只能看到前幾年的,但是足夠我們大致判斷出當年的報考情況。每年招考波動不會有太大的變化,所以從以往的人數中也可以管窺一二。有的高校特別是名校熱門專業報考人數非常多,像這樣的專業,如果沒有足夠強大的實力建議不要報考。
►實際錄取人數
通過這個我們能得知這個專業去年到底錄取多少人,再結合去年專業目錄公布的招生名額,可以判斷出該專業去年的招生錄取情況。有一點要注意,有些高校個別專業實際錄取人數多于招生人數。所以要分析下目標院校有沒有擴招的傳統。如果往屆存在擴招比較多的情況,大家就不用太在意9月份公布的計劃招生人數,畢竟復試時擴招的可能性會很大。故建議選擇學校的時候,盡量選擇招生人數多而且有擴招傳統的學校。
►報錄比
錄取人數除以報考人數就是該專業報錄比。這一數據直接反映出某專業的火爆程度。有很多名校的熱門專業報錄比達到10:1,甚至20:1。這反映的是名校熱門專業的真實考情。競爭如此激烈,同志還需努力。
►推免人數
很多同學認為推免人數和考研沒有多大關系,這其實是一種誤解。很多名校熱門專業每年的推免名額很多,有的甚至占了當年招生人數的一半甚至更多。于是留給統考生的名額就很少,考研競爭更加劇烈。如2014年人大金融學碩推免就占錄取人數的53.96%,所以各位同學在報考之前,必須搞清楚自己報考專業的推免人數。如若留給統考生的名額太少,就一定要慎重了。
►復試分數線
復試線是比較直觀的數據,復試線越高,考研難度越大。
以經濟學為例,2016年國家線為325,大致相當于高考二本線的難度,比較簡單;350大致相當于一本線的難度;復試線到370就很難了,一般是比較好的985之類的名校或者頂級財經類院校才會達到。復試線到380甚至390,基本上是考研難度比較高那一檔了。至于清華五道口復試線420分的情況,肯定是中國比較難了。
要注意的是,復試線有校線和院線的區別。有的學校會有多個學院開設同一個專業,各個學院的院線可能不一樣。學校給出的復試線一般是各院的比較低院線。所以,查找復試線的時候不要混淆校線和院線的區別。如果目標學校只有一個學院開設目標專業,則不存在校線和院線的區別。
但是,復試線在兩種情況下會失去參考價值,一個是復試比例過高,另一個是不同學校專業課試題難度差異太大。
►進入復試比
復試比是指,計劃招收人數和進入復試人數的比例。教育部規定比較低的復試比例為1:1.2,這就意味著,如果錄取10人,就會有12人進入復試,有兩個同學注定要當炮灰。
有的學校復試比會高達1:1.5,甚至1:2。復試比例如果偏高,就能說明兩個問題:一,復試線的參考價值降低;二,復試競爭激烈、風險更大。
以中山大學金融碩士為例,中大金融碩士2013年到2015年復試線只有330分,2016年猛漲為360,很多人便誤以為在過去兩年中山大學的金融碩士很好考,那就大錯特錯了,14年該專業招收45人,結果有96人進入復試,這炮灰可不是一般的多。
►比較終成績計算方式
總成績的計算公式,可以看出初試分和復試分占總成績的權重。有的學校初試分會占到總成績的70%,有的是初試、復試各占50%,有的學校就不看重復試,復試分只占總成績的20%、甚至10%。
復試總分越高、復試分數在總成績中占的權重越大,那復試就越重要了。也許10分鐘的面試同等于復習了將近一年的初試。所以建議那些應試能力比較強的同學盡量選擇復試占比較低的院校。尤其是內向、表達能力不好的同學,要避免復試比例過高的學校,以免復試被黑。
另外在對比不同學?佳须y度的時候,還要橫向考慮專業課試題難易度的差異,還有些學校不公開真題試卷,所以還要多方權衡。由于筆者專業所限,無法一一透徹分析,故不做贅述。
比較后,建議大家在備考期間一定要多搜集信息,并且多方面考察,這樣出來的結果才會比較靠譜。如果指望通過一兩條規律就做出判斷,那么可能會有失偏頗。學會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擅長什么、缺失什么。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10
2017.04
認知自我,準確定位,重新設計你的人生......
10
2017.04
針對本年度考研的備考規劃梳理考研知識體系,建立明晰的各科知識體系,通過對知識點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
10
2017.04
針對本年度考研的備考規劃梳理考研知識體系,建立明晰的各科知識體系,通過對知識點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
10
2017.04
數學一到底考什么?備考初期應該選擇什么資料進行復習呢?......
10
2017.04
MBA報考難度如何實現自我評估?......
10
2017.04
小編就2017年考研英語的特點談一下2018年考生在備考英語時應該注意的幾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