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英語(二)考試大綱已經于2015年9月18日與各位考生見面。其中,翻譯部分與2015屆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英語(二)考試大綱相比,無明顯變化。下面就大綱中對翻譯部分的考查要求與規定進行詳細解析,以便考生在復習翻譯時方向更加明確,目標更加清晰,內容更有針對性。希望對考生的復習有所幫助。
一、大綱內容:
考查考生理解所給英語語言材料并將其譯成漢語的能力。要求譯文準確、完整、通順。
要求考生閱讀、理解長度為150詞左右的一個或幾個英語段落,并將其全部譯成漢語。考生在答題卡2上作答。共15分。
二、考查標準解析:
1.準確--忠實于原文。對原文的準確理解是一篇優質譯文的前提。要求譯文內容不能與原文所表達的內容有出入或相違背,否則一定會影響譯文得分。評分標準中要求,如果句子譯文明顯扭曲原文意思,該句得分最多不得超過0.5分。
2.通順--譯文符合漢語表達習慣。在準確理解原文的前提下,把所理解的譯文按照中文的表達習慣,表達出來。譯成漢語后,譯文一定要讀得懂,讀得通。
3.完整--無漏譯。要求考生對原文的內容完整地進行翻譯,不得有遺漏。如有遺漏,評卷老師會酌情減分。注:若不完整,譯出的部分可給分。
三、考查內容:
1、專有名詞、詞組和多義詞的翻譯;
專有名詞、詞組和多義詞是翻譯中對詞考查的重要內容。翻譯時,高頻專有名詞,按照約定俗成的方法翻譯;非著名的專有名詞,采取音譯或音譯+括號英文的方法翻譯;不熟悉的專有名詞,直接照抄英文即可。詞組的翻譯需要考生注意平時的積累,理解和熟記。多義詞詞義的選擇可根據語境聯系上下文猜測詞義;根據詞根詞綴選擇猜測生詞的詞義;根據漢語的習慣搭配來翻譯。
2、翻譯策略運用: 詞義選擇+語序調整;
考研翻譯中重點考查學生在不同語境中對詞義的理解,以及語義組合和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和通順性。因此,在翻譯時,學生要注意不同語境中詞義的選擇,表達的譯文要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和中國人的邏輯思維習慣。在做題時,可運用詞義引申,詞類轉換的方法結合上下文語境確定詞義,并且注意英語中的定語結構、狀語結構、被動語態、代詞、動賓結構在漢語中表達順序和表達習慣的區別。
3、特殊句型和特殊結構的翻譯。
被動語態、定語從句、同位語從句、it作形式主語句、倒裝結構、比較結構為翻譯考查的重點內容。在掌握以上考點的語法知識的前提下,運用各考點相對應的翻譯方法,通過真題翻譯的練習達到對以上考點準確、通順的翻譯。
4、語篇銜接的考查
英語(二)的翻譯部分是對一個包含若干段落的篇章進行考查,所以整個語篇的完整性和語義、段落之間的銜接也是考查的重點內容之一。翻譯時,不僅要對每個句子進行理解和表達,而且要注意到整個語篇的完整含義和結構。銜接要側重于句間不同成分之間的語義聯系,其中包括照應、替代、省略、連接和詞匯銜接。
四、翻譯必備知識
考研翻譯是語義在中英文兩種語言之間轉換,所以理解中英文兩種語言的差異,是翻譯的必備知識,是譯出高分譯文的保障。
1.英語句子長,重形合;漢語句子短,重意合。這些英文句子都很長。但是,你翻開看參考譯文的時候,卻發現,參考的漢語譯文都是一個個的短小的句子。長長的英文句子轉換成了短小的漢語句子。所以,從這一點你也能看出來中英文的差異所在。
翻譯時,理解原文先要拆分句子,表達時避免歐化
2. 英語多變化,漢語多重復。
英語中相同語義的內容,會用不同的單詞,語言形式進行表達,如近義詞,代詞,省略結構等。而在漢語中,相同事物多次出現時,同一名詞也會隨之出現。
3. 英語多被動,漢語多主動
被動語態在漢語當中的使用沒那么頻繁。但是,英文講求邏輯,而且特別講究這種嚴密的邏輯性。特別是這種文獻類的文章,喜歡用這種被動語態表達它的客觀性。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把英語句子翻譯成漢語的話,就必須考慮到這一差異,盡量的把英文中的被動轉換成主動表達。這樣才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并不是所有的被動都轉換成主動,但是大多數情況下都需要我們進行轉換。
4. 英文前重心,漢語后重心
這個就需要咱們進行翻譯的時候,為了更符合漢語習慣,必須對句子的語序進行調整。從文章的角度說,英文文章習慣先擺觀點,再加以展開論證,屬于演繹型的。喜歡把重點信息放在前面,后面是展開陳述,多是作支撐的。英語句子過長時,實行的右行原則;中文喜歡左行,將所有的定語放在前面。
翻譯部分要取得較高的分數,需要同學掌握翻譯的必備基礎知識后,運用翻譯方法和技巧,通過一定的實踐訓練來實現。持之以恒,勝利一定會屬于我們!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