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專業和院校的選擇一定要理性,這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考生在衡量選擇報考院校時,應該綜合多方面因素進行比較。盡量獲取招生單位真實有效的信息并對其幾項指標進行綜合對比:一是看招生單位的錄取分數線,是高于還是低于全國統一比較低分數線; 二是看所要報考的專業院系的錄取的平均分和比較低分數;三是看報考人數和招生人數的錄取比例,了解競爭的激烈程度!〈送膺要看復習資源?忌鷳摫M力收集目標單位的復習資源!】忌紤]個人的綜合實力和經濟能力。
古人云:“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考研也一樣,專業和學校的選擇和決策看似簡單,實則意義重大,往輕了說與你備考所需要付出的精力與時間相關,往重了說甚至可以決定你在這次戰役中的勝負成敗。因此,在新一輪考研競爭即將開始的現在,跨考教育老師提醒已經決定“參戰”的同學們對自己的“戰略目標”一定要進行一番更為周密的“偵查”。
從選校與選專業的搭配來說,其實和穿衣服打扮一樣,有四種經常用到的搭配風格:本校本專業,本校跨專業,跨校本專業,跨?鐚I。而大家所要做的,就是在這四種搭配風中選擇一條比較適合自己的風格。道路有難有易,勝算有大有小。在進行選擇的時候,固然要考慮到可以獲得的收益,但也需預料到可能遭遇的風險。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搭配,絕對可以比較給力哦!
搭配一:本校本專業
在四種搭配中,這是安全系數比較大的一種選擇。許多高校或多或少都有招收由自己培養出的本科生的傾向。而從考生們的角度來說,選擇本校本專業意味著近水樓臺先得月,從搜集復習資料到聯系未來導師,從安排備考作息到搶占學習場所,幾乎所有的一切都可以輕車熟路的完成;ㄙM少、操心少,甚至連到時參加考試的考場都可能是自己曾經奮斗過的地方,大有“我的地盤我做主”的意味。
但是,選擇本校本專業同樣也要求你放棄可能是名氣更大的學校和導師或就業更熱門的專業,畢竟人生難得幾回搏,考研正是一次改變自己生活現狀的好機會。
跨考老師建議:對于已經身處名校熱門專業的同學,在考研同時進行了其他安排(如求職、出國)的同學,僅以考上研究生為目標并希望將風險和努力同時比較小化的同學可以選擇此項搭配。
搭配二:本校跨專業
相對本校本專業而言,選擇本?鐚I其實難度很大。所謂“隔行如隔山”,本?鐚I要求你有非常好的硬性能力,包括自學能力、理解能力、歸納能力、準確掌握重、難點的能力等,這些都是掌握好一門新學科的根本。
就跨專業學習的收益而言,也存在比較大的不確定性。因為本科和研究生階段的專業不同,對找工作或許會有些影響,所以對目標專業的不甚了解很容易造成選擇的盲目性,在這里還是奉勸各位同學三思而后行,不要因為一時的想當然浪費了時間與精力。
跨考老師建議:只有那些確實考慮清楚了自己的發展線路,對目標專業的要求與出路有深入的認識,并且有決心有毅力、有能力堅持到底的同學,才是選擇這條道路的合適人群。
搭配三:跨校本專業
相比選擇本校跨專業而言,跨校本專業意味著你將要面臨的比較大挑戰就是人生地不熟。與學校普遍具有的招收本校生源的傾向相對應,身為一個“外來者”的你有證明自己的水平達到該校招生要求的義務,在研究生復式中尤其如此。
當然,這些努力包括了許多方面。你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去了解目標院校的考試內容和考試風格,也需要用更多的時間去聯系導師和學長以獲取內部信息。事實上,如果你從未造訪過那個學校,只是對它的名氣有所耳聞的話,找個機會實地考察一番也不無裨益,否則如果比較后真的考上后,入校才發現和自己之前所想象的不一樣就太冤了。
跨考老師建議:對于普通學校熱門專業,對自己的專業非常熱愛但是希望換一個環境體會新生活提高溝通能力增加人際關系的同學可以考慮。
搭配四:跨校跨專業
毫無疑問這是所有選擇中比較為困難的一種。面對陌生的學校和陌生的專業,對你而言,考研已經演變成了考驗。如果你能在這種考驗中獲得成功,讀什么專業和在哪里讀對你來說其實都已經不重要了,你在這一過程中所積累的經驗在你人生中任何需要奮斗的階段都可以發揮作用,勝利比較終是屬于你的。正所謂結果不是比較重要的,過程才是比較值得回憶的。
要對那些真正愿意通過考研挑戰自我的同學說一聲:“加油”!
同學們:你們找到適合自己的搭配風格了嗎?歡迎大家對號入座,各取所需。2012仍然比較給力!
研招信息:教育部2012研招通知簡章 ♦2012研招六變化 ♦首發2012年比較新考研大綱
報考指南:2012考研報名時間 ♦ 網上報名常見問題 ♦ 預報名流程 ♦院校專業比較佳報考方案
研招簡章:2012全國研招簡章 ♦各高校2012研招簡章 ♦推免生招生簡章 ♦如何看懂簡章
復習備考:各科第二輪復習策略 政治 英語 數學 專業課 ♦公共課真題 ♦專業課真題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
25人覺得有用
30
2011.08
823 機械設計基礎 參考書為《機械設計基礎》(第四版),楊可禎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
30
2011.08
822 交通運輸工程學 參考書為《交通運輸工程學》(第二版),沈志云主編,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30
2011.08
821 管理學 參考書為《管理學》,許慶瑞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一) 緒論 本部分內......
30
2011.08
803 工程力學 參考書為《理論力學》(Ⅰ)(第六版),哈爾濱工業大學理論力學教研室編,高等教育出......
30
2011.08
802 大學計算機基礎 參考書為《大學計算機基礎教程》(第二版),張莉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30
2011.08
801 運籌學 參考書為《運籌學》(第三版),錢頌迪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一)運籌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