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資本運動速度的因素:
①周轉時間的長短或資本周轉次數的多少;
②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比例。
資本周轉速度對商品生產和價值增殖的影響 (1)資本周轉速度的快慢,關系到一定數量的產業資本所能帶來的剩余價值量的多少。
(2)加速固定資本周轉:
①可以減少無形磨損帶來的損失;
②可以提高固定資本的利用率,加速固定資本更新。
③有利于資本家及時采用新技術和新工藝,提高勞動生產率,獲取更多的超額剩余價值。
(3)加速流動資本周轉:
①能節省預付流動資本的數量。
②使實際發揮作用的可變資本量增加。
③提高年剩余價值量和年剩余價值率。---根本是因為實際發揮作用的可變資本增加了。
社會總資本運行
(1)社會總產品的實物補償(或替換)和價值補償是社會總資本正常運行的基礎和保證。
(2)社會總產品在實物形式上,可分為用于生產消費的生產資料和用于個人消費的消費資料。
(3)社會生產分為兩大部類:
①第一部類(I)即生產生產資料的部類;
②第二部類(Ⅱ)即生產消費資料的部類。
(4)社會總產品在價值形式上,由三部分構成:不變資本的價值(c),可變資本的價值(v),剩余價值(m)。
簡單再生產。擴大再生產及其兩種方式
(1)社會再生產按照它的規模是否發生變化來劃分,可分為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
①簡單再生產:生產規模不變的再生產。
②擴大再生產是指生產規模擴大的再生產。
(2)資本主義再生產的特征是擴大再生產。從其實現的方式看,有內涵的擴大再生產和外延的擴大再生產兩種方式:
①內涵的:依靠生產技術的進步、生產要素質量的改善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來擴大原有生產的規模。
②外延的:依靠增加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數量、擴大生產場所的手段來擴大原有的生產規模。
社會總資本擴大再生產的前提條件、實現條件及其意義
(1)社會總資本簡單再生產所應具備的基本實現條件是:第一部類的可變資本價值和剩余價值之和必須等于第二部類的不變資本價值,即I(v+m)=Ⅱc。可以引申出:
①一是第一部類生產的全部產品在價值上必須等于兩大部類所消耗的不變資本價值的總和,即I(c+v+m)=Ic+Ⅱc。這個條件表明整個社會的生產資料生產與兩大部類對生產資料的需求之間必須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
②二是第二部類的全部產品在價值上必須等于兩大部類的可變資本價值和剩余價值之和,即Ⅱ(c+v+m)=I(v+m)十Ⅱ(v+m)。這個條件表明整個社會的消費資料生產與兩大部類的工人和資本家對消費資料的需求之間必須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
(2)社會總資本擴大再生產有兩個前提條件:物質條件是追加生產資料和追加消費資料。
①I(c+v+m)>I c+Ⅱc或I(v+m)>Ⅱc。
②Ⅱ(c+v+m)>I(v+m/x)+Ⅱ(v+m/x)或Ⅱ(c+m-m/x)> I(v+m/x)。
(3)擴大再生產的實現條件,必須使兩大部類相互交換的產品之間保持一定的比例平衡關系。
①I(v+∆v+m/x)=II(c+∆c)。
②I(c+v+m)=I(c+∆c)+II(c+∆c);II(c+v+m)=I(v+∆v=m/x)+II(v+∆v=m/x)
(4)表明:兩大部類之間相互依存、互為條件,積累的規模相互制約。
(5)一切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社會總資本運動的規律:兩大部類按比例發展才能順利實現擴大再生產。任何社會再生產的內容都包含物質資料的再生產和生產關系的再生產。
結束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