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全國卷思想政治試題評析
2017年高考思想政治試題,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貫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反映國家建設發展成就,體現出鮮明的思想教育、價值引領的學科特色。凸顯高考評價體系基本要求,反映高考內容改革精神,通過適當的試題立意、素材選擇、情景建構和問題設置,突出學科基礎知識、關鍵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考查,發揮了引導中學教學的積極作用。試題科學合理,公平規范,難度適當,符合教育測量要求,實現了高考的選拔功能。
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揮高考命題的價值導向和育人功能。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上強調,要把立德樹人貫穿教育工作全過程。高考在教育工作中居于連接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樞紐地位,一方面承擔為高等學校選拔新生的職能,另一方面又發揮著引導基礎教育的“指揮棒”作用。因此,高考命題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才能把立德樹人教育方針落到實處。這既體現了高考評價體系的“核心價值”,也突出反映了高考的基本立場。
1.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今年高考試題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融入背景材料,把文化具象化,讓學生在閱讀和回答試題過程中感受體驗文化,引導他們更加全面準確地認識中華民族歷史傳統和文化積淀,認識其時代價值,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內在一致性,增強文化自信,提高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自覺性。
全國Ⅰ卷第40題,以2017年中央電視臺熱播節目“中國詩詞大會”為背景素材,考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全國Ⅲ卷第19題呈現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具有歷久彌新的精神價值。全國Ⅱ卷第40題展示了創新意識對科技創新的作用,讓考生感悟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對社會生產生活的引領作用。
2.體現新發展理念,展示發展成就,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今年的高考試題,注重反映中國發展理念,反映發展建設成就,通過考試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提高國家榮譽感和自豪感,增強對中國發展道路的認同和自信,從而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和信心。
全國Ⅰ卷第38題,考查中國消費品供給側結構改革的相關問題,引導考生理解創新發展、協調發展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意義。全國Ⅲ卷第38題,考查以高鐵為代表的中國鐵路“走出去”,引導學生理解開放發展的理念。全國Ⅲ卷第39題,要求學生思考中國為什么要大力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引導考生深入理解國際治理的中國方案,理解中國對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的積極貢獻。
3.凸顯全面依法治國要求,引導樹立憲法意識、國家意識。
全面依法治國對于公民的學法守法提出了明確要求。培養青年學生的憲法意識和國家意識,既是中學德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
全國Ⅰ卷第39題,以全國人大常委會對香港基本法第104條“就職時必須依法宣誓”作法律解釋為背景材料,要求考生分析為什么必須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對香港基本法第104條作出解釋,以及這一解釋對遏制“港獨”維護香港法制的重要意義。
二、體現高考評價體系核心意涵,加強關鍵能力考查,反映基礎性綜合性要求。
在命題中突出高考評價體系提出的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考查要求,結合學科特點加強關鍵能力、學科素養的考查,是今年高考命題的顯著特點。
1.以學科內容的靈活組合,重點反映對學科知識的綜合性考查要求。
思想政治學科有關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具有綜合性和復雜性,對于這些問題的全面闡釋和評價,第一不能局限于單一知識,還要注重學科中不同知識的綜合運用;第二要善于從不同角度、多個側面進行分析。通過這種知識的綜合考查,使知識體系本身得到充實和擴展,同時培養考生多角度、多側面綜合分析問題的思維習慣,從而提升學習效果。
全國Ⅱ卷第40題是哲學知識與文化知識的綜合。全國Ⅳ卷第3、4題是哲學知識與經濟知識的綜合。
2.以問題為導向設計試題,強化發現問題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考查。
面對社會生活種紛繁復雜的現實問題,從自己的“知識庫”中檢索和選用恰當的學科知識與技能,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是考生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分享“2017年高考全國卷思想政治試題評析”到: